欢迎来到中国卫生资格考试网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2)

来源:www.rcyhyy.com 2025-06-11

无菌技术

定义①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预防所有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预防无菌物品、无菌地区被污染的操作技术。② 无菌物品: 是指经过灭菌处置后未被污染的物品。③ 无菌地区: 是指经过灭菌处置后未被污染的地区。

原则

1. 操作前筹备① 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降低走动。② 操作者应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 操作中维持无菌① 员工应面向无菌地区,手臂须维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② 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已经取出即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患者用,预防交叉感染。③ 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污染,不可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3. 无菌物品保管①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② 无菌物品需要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的名字、灭菌日期,物品按日期先后顺序放置。③ 按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状况,无菌包在未污染的状况下,保存期一般以7日为宜,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办法

1. 无菌持物钳用法

目的: 取放或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操作办法: ① 持物钳应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为宜。② 员工及环境筹备。③ 取钳: 打开容器盖,将钳移至容器中央使钳端闭合取出。④ 用时,维持钳端向下。⑤ 用后,仍维持钳端向下并闭合,垂直放回无菌容器中。

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 只可以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但不可以夹取无菌油纱布。② 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块搬移,就地取出用。

2. 无菌容器用法

目的: 维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况。

操作办法: ① 员工及环境筹备。② 开盖: 打开无菌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③ 盖严: 用毕马上容器盖小心盖严。④ 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3. 倒取无菌溶液法

目的: 维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况。

操作办法: ① 员工及环境筹备。② 核对检查药液。③ 打开瓶盖,用2%碘酊和70%乙醇消毒瓶塞,取出瓶塞。④ 倾倒溶液: 手握标签面;拿起瓶子,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⑤ 盖瓶塞: 倒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边缘后翻下。⑥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过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只能保存24小时。

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 不可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直接接触瓶口倒液。②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4. 无菌包用法

目的: 维持无菌包内物品于无菌状况。

操作办法: ① 员工及环境筹备。② 取出灭菌包,查询名字、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③ 打开无菌包,不可跨越无菌面。④ 用无菌钳取出无菌物品。⑤ 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开包原则,依原折痕包好,以带子固定,但带端不打结。⑥ 注明开包日期准时间。

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 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菌面。② 不慎污染或无菌包被浸湿,须重新灭菌。

5. 铺无菌盘法

目的: 将无菌巾铺在清洗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用。

操作办法: ① 员工及环境筹备。② 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③ 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也可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从远到近折成双层底,上层扇形折叠。④ 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 铺无菌盘地区需要清洗干燥,防止潮湿。② 衣物及其他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③ 无菌盘不适合放置过久,有效期低于4小时。

6. 戴无菌手套法

目的: 实行某些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免受感染。

操作办法: ① 员工及环境筹备。② 选择尺码适合的无菌手套,核对手套包上的灭菌日期。③ 打开手套袋,取出滑石粉包,涂擦双手。④ 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持手套翻折部分取出,对准五指戴好。⑤ 同法掀起另一袋口,一只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翻遍内面,取出手套戴好。⑥ 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地方,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⑦ 脱无菌手套时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口的外面应翻转脱下。⑧ 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口内,将它翻转脱下。⑨ 将手套浸泡在消毒液内,洗手。

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而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② 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③ 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不可强拉。如手套上有污迹,应先在消毒液中洗净,再脱下浸泡。

相关文章推荐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3)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办法1.无菌持物钳用法目的:取放或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操作办法:①持物钳应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为宜。②员工及环境筹备。③取钳:打开容器盖,将钳移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4)

隔离技术介绍定义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址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防止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预防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隔离地区的设置和划分1.隔离地区的设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5)

穿脱隔离衣的目的、操作办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目的:保护员工和患者,预防交叉感染。操作办法:穿隔离衣:①备齐操用途物。②戴帽子、口罩,拿下手表,卷袖过肘。③手持衣领拿下隔离衣,清洗面向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露出袖内口。④右手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6)

异常体温介绍1.体温过高因为致热原用途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缘由,使产热增加而散热降低,致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依据发热缘由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临床上最容易见到。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分为:①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7)

卧位介绍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卧位的性质①主动卧位: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依据我们的意愿随便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②被动卧位:患者自己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如极度衰弱、昏迷、瘫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考试复习笔记(8)

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借助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细胞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热力消毒灭菌法分干热法和湿热法,前者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后者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①燃烧法:常用于无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儿科容易见到考试知

小儿肠套叠护理:1.密切察看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状况。若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表现为:①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②腹部肿块消失;③拔出肛管后排出很多臭味的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④口服医用炭0.5~1g,6~8小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儿科容易见到考试知

1、正常新生儿特征: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1.外表特点——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有胎脂,耳廓发育好,乳晕明显,可摸到结节,指甲长过指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儿科容易见到考试知

新生儿时期补液护理:新生儿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差,对钠、氯的排泄功能低,易出现水肿和酸中毒,因为新生儿的生理特征,补液时应慎重。新生儿正常时血钾即偏高,生后几天内如没有明显损失,短期补液可不给钾x。生后10天如有明显缺钾时,应注

06

10

2025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儿科容易见到考试知

小儿营养不好的伴腹泻护理:营养不好的时体液平常处于偏低渗状况,呕吐腹泻时多为低渗性脱水。因为皮下脂肪少,在估计脱水程度时多易估计偏高,故补液按体重计算后,应降低总量的1/3为宜,用2/3张含钠液补充。在补液过程中易发生低钾、低钙、低镁,应准

卫生资格学习 热门搜索

更多>